首页 |
|
2020年桐乡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
||
|
||
![]() | ||
桐乡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在桐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桐乡市人民法院院长 许邦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法院在市委的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持“高水平、有特色”目标推进法院各项工作,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有力保障了“七大行动”实施和“四个桐乡”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全年共新收各类案件21424件(未含旧存3392件),办结22827件,同比分别上升1.2%和5.2%,法官人均结案375件,收案、结案和人均结案数均位居嘉兴第二。 一、紧紧围绕中心,有效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服务保障重点工作。坚持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妥善办理与招商引资、退散进集及征地拆迁等重点工作相关的重大案件。依法保障“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参与全市重大项目征迁法律服务团,为杨家门拆迁、西部饮用水源等项目,提供法律风险研判、指导和协调20次。支持“退散进集攻坚行动”,对涉及企业土地厂房的执行案件,加强与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最大限度统筹兼顾债权保护与经济发展。助推“美丽桐乡”建设,加大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力度,率先在嘉兴实行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判,审结涉环境资源案件61件。 优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难题。依法坚持“差异化”处置原则,对暂时出现资金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灵活运用“活封活扣”、分期付款等手段,避免“办了一个案子,垮了一个企业”;对恶意逃债的企业,第一时间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共审结涉企纠纷案件5013件,解决争议标的25.8亿元。高度重视破产审判工作,深化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受理东兴商厦、鞋业皮革城(华贸置业)、乌镇小城故事等破产案件20件,审结濮院“凯旋万豪”破产清算等案件13件。通过破产和执行环节,处置房屋22.8万平方米,释放土地资源181.4亩,上交税费1.3亿元,其中屠甸“梅里达花园”以12亿元的成交价创嘉兴司法拍卖最高记录。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依法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29件。 促进“平安桐乡”建设。牢固树立协同办案思路,加强与党委政府、上级法院以及相关主体和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运用诉前调解和示范诉讼,努力以点带面化解纠纷、推进问题解决。共审理商贸综合体纠纷案件360件2100人,商贸综合体纠纷处置稳中有进。全力以赴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审结黑恶案件11件,认定构成黑恶犯罪分子64人,判处罚金452.7万元。其中,审结省督办的陶宁、陶坤等19人涉黑案件,形成审理报告2224页,判决文书116页,2名首要分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和十八年,有力彰显了有黑必扫、有恶必除的坚强决心。深入推进民间借贷协同治理,严厉打击“套路贷”行为,发布职业放贷人名录3期80人次,建立民间借贷案件利息征收协作机制,新收民间借贷案件1200件,同比下降43.5%。 大力推进诉源治理。深耕“三治融合”黑土地,积极构建“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便利化解纷需求。在市委政法委领导、司法局和各镇(街道)支持下,全省首创“法官驻镇联村、人民调解驻庭”双向派驻制度,荣获“桐乡创新奖”。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案件2605件,选派交通事故审判团队入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高桥法庭获批恢复设立。诉前化解率达44.5%,民商事纠纷案件收案量下降19.3%,两项数据均位居嘉兴首位。加强以案说法,法院连续四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司法宣传先进集体”。 二、忠实履行职责,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健全执行长效机制。新收执行案件8511件,执结9019件,执行到位金额18.6亿元,分别上升11.9%、13.1%和121.4%,执行工作综合考核位列嘉兴第一。围绕“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巩固提升“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落实“史上最严”强制执行措施,积极构建“自动履行为主、强制执行为辅”的执行长效机制。加大对逃避执行、失信履行的惩处力度,常态化开展月度执行、季度执行,专项开展涉民生、房屋腾退等执行行动,全年共开展各类执行行动63次。以涉嫌拒执犯罪移送公安侦查13件15人,追究刑事责任7件8人,判处拒执犯罪数位居嘉兴首位。罚款3313人次,拘留644人次,分别增长164.4%和22.7%,违法制裁率增加37.6个百分点,62.6%的民商事案件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坚持善意执行与强制执行并重,对确无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慎用制裁措施,对550名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准予缓、减、免交诉讼费,向经济确有困难的涉民生案件申请执行人发放司法救助款88.9万元。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新收刑事案件1160件,审结1161件,判处罪犯1779人,分别下降3.1%、4.8%和上升23.5%。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审结故意伤害、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107件158人,审结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320件320人,审结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经济领域犯罪案件7件18人。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案件58件241人。推进反腐败斗争,审结受贿、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案件12件12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依法对402名自愿认罪认罚的被告人给予从宽处理。充分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推进律师辩护全覆盖,为347名符合条件的被告人指定辩护人。 妥善调处民商纠纷。新收民商事案件8626件,审结9561件,分别下降19.3%和11.5%,解决争议标的36.3亿元,案件调撤率为66.4%。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妥善审结婚姻、继承、抚养等家事案件895件。加强与嘉兴保调委的诉调对接,深化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机制,有力遏制“司法黄牛”,审结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2492件,41.3%的矛盾纠纷在诉前快速便捷化解。助推“桐乡无欠薪”行动,通过诉讼依法为216名劳动者追回欠薪595.1万元。倡导契约自由和交易诚信理念,审结买卖、承揽、租赁等纠纷案件3098件。依法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审结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502件,审结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的纠纷案件418件。 监督支持依法行政。落实行政诉讼案件异地交叉管辖制度,新收行政诉讼案件88件,审结83件,分别上升22.2%和7.8%。规范当事人诉权行使,对15件不属于行政诉讼受理范围的案件,依法裁定不予立案或驳回起诉。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受理行政非诉审查案件167件,裁定准予执行143件。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联合市政府召开府院联席会议、行政审判与行政复议联席会议,举行行政机关“旁听百场庭审”、模拟法庭等活动,发送司法建议12份。行政机关败诉率3.3%,为嘉兴最优。 三、加强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 深化落实司法责任制。按照积极稳妥原则,顺利完成内设机构改革。始终牢记数据背后有民生、数据背后有温度,强化办案质效数据目标管理,在省高院确定的“八升八降”核心指标中,实现“七升七降” ,完成度位居嘉兴首位。健全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裁判文书互校等质量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92.3%的案件在一审后服判息诉,位居嘉兴第二。建立超期案件院领导提前介入、提级督办和“长期未结案督办日”机制,超18个月以上未结案全部清零,超12个月以上未结案数仅余1件,位居嘉兴第一、全省第二。平均执行天数、平均审理天数分别下降38.5天和9.9天,两项数据分别位居嘉兴第一和嘉兴第二。 创新智能化办案模式。积极探索无纸化办案,大力推广应用移动微法院、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努力让群众和法官感受“指尖诉讼、掌上办案”便利。推进执行智能化,在政务数据办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全省首创“法院执行一件事”平台,实现高频执行协作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好”,经验做法收录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政论片。联合公安机关创新引入人脸识别布控“老赖”,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肯定。探索网上破产债权人会议模式,东兴商厦1300名债权人的网上债权人会议成功召开。智能化升级诉讼服务,全省首次实现手机二维码扫码缴纳案款,在全国率先试点全程无人工干预的智能送达平台。推行司法网络拍卖,司法网拍率达100%,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164万元。推动刑事审判智能化建设,会同公安、检察建成刑事审判多方会审视频系统,实现法官、检察官、被告人三方异地同步庭审。打造智慧普法模式,首期“直通社区融媒屏”建成并投入使用,在线向村(社区)直播庭审、曝光“老赖”。 打造乌镇法庭品牌。在乌镇设立全省首家5G智慧法庭,打造“5G+调解”、AI法官助理、智能合议等项目,为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IP注入司法动力。在乌镇首创“直通社区法庭”,邀请“道德评判团”在线旁听庭审、参与调解、价值评判,依托网络推动“三治融合”,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充分肯定。协助最高法院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浙江省委车俊书记的充分肯定和各国大法官的高度评价,乌镇法庭被认为是“科技与司法完美结合的最佳体现”,成为展示中国法治文明和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四、全面从严治院,不断加强法院队伍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干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成立机关党委,按照“支部建在庭上”原则调整、设立党支部16个。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菊乡天平”打造成为全市机关服务品牌,涌现出嘉兴市级以上先进个人15名、先进集体4个,其中2名干警分获“全国模范法官”和“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荣誉称号。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落实每月一次周六加班学习日制度,联合苏州大学开设审判执行业务培训班,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200人次。开设“法官讲堂”,每月安排2名干警上台讲课,人员覆盖中层干部、员额法官、35岁以下年轻干警等,努力提高干警职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注重年轻干警培养,加大导师传帮带和岗位锻炼力度,为25名年轻干警结对帮带导师,安排10名法官助理、新入额法官到执行局、派出法庭等重点岗位锻炼。 加强审判作风建设。以执行力建设为抓手,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进一步强化“积极向上、温暖活泼、风清气正”法院氛围,选拔9名优秀年轻干警担任中层干部。按照“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原则,制定部门和个人两个绩效考核办法,对部门和个人全面实施分档考核。开展“双向选择”工作,对落选人员严格反向结果运用。坚持抓早抓小,广泛开展廉政教育,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外出办案当事人陪同提前报备等机制。持续正风肃纪,创新建立部门违纪率通报考核机制,常态化开展作风效能督查,用提醒谈话、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第一种形态处理7人。 主动接受各方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落实人大会议决议,向人大主任会议汇报民商事审判工作,切实抓好代表委员意见建议整改落实。加强代表委员联络,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监督执行。支持和配合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依法办理检察建议和抗诉案件35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召开每年一次的全市律师代表座谈会,全省首次邀请律师列席审委会,网上公开裁判文书17366份,直播庭审3015场,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12次。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法,新选任人民陪审员132名,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3900人次,一审普通程序陪审率达93.4%。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法院取得的发展进步,是市委坚强领导、上级法院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在座各位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法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前,法院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收案继续在高位运行,制约法院办案和服务保障水平的深层次因素仍将长期存在。二是司法体制改革后,审判权下放导致个别案件裁判尺度不够统一,新的审判权运行和质量监督管理机制需要加快健全。三是年轻干警培养与当前的形势任务尚不完全相适应,极少数干警作风不实,个别干警违纪违法,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020年,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十四第<某>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和上级法院部署要求,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高水平、有特色”推进法院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法院工作核心战斗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努力为新“七大行动”实施、“四个桐乡”建设,加快打造先进制造基地、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人文名城、网络智慧强市,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最精彩板块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彰显更高站位。妥善办理与招商引资、项目推进、退散进集等密切相关的重大案件,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商贸综合体纠纷处置,突出抓好以扫黑除恶为重点的平安考核工作,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促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桐乡”“法治桐乡”建设。全力以赴推进重大破产案件审判,着力提升合同质效,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妥善办理涉疫情纠纷案件,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围绕“源头化、专业化、智能化”深化诉源治理,努力让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就近跑一次”,不断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 二是坚持忠实履职,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上实现更明显成效。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持续保持执行工作的高压态势和攻坚强度。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刑事犯罪,扎实开展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判。调判结合化解民商事纠纷,妥善保护涉案民生。努力促进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依法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继续加大“职业放贷人”治理力度,开展打击虚假诉讼和扰乱诉讼秩序行为专项行动。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在推进法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体现更大决心。扎实开展司法规范化水平提升年和执行不力问题专项治理,加快健全新的审判权运行和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案件质量稳中有升,确保办案质效整体水平走在前列更均衡、更稳固。深化司法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围绕方便群众诉讼和法官办案,全流程、全要素推进无纸化办案办公,着力打造“互联网+审判”创新高地,确保“智慧法院”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院,在队伍建设上树立更鲜明导向。提升基层组织力,更加重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分类分档绩效考核,综合运用干部选拔、正风肃纪等举措,进一步树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更加重视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干警的大局意识、百姓情怀、专业素养、团队精神和信息化运用能力。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桐乡法院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事创业、担当有为,为坚决打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战,加快打造高质量的先进制造基地、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人文名城、网络智慧强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